SPAC上市近些年大火,备受企业关注,各国家地域纷纷出台SPAC上市机制,2024年1月1日起,港交所SPAC制度正式生效,至今已两月,市场反应如何呢?据媒体记者统计,截至3月2日,已有8家申请赴港通过SPAC上市的公司,拟投资领域覆盖新能源、生物医药、消费、新科技等。有机构预测,全年将约有10至20家企业在港通过SPAC上市。
香港SPAC其实比美国市场制度更严厉。
港SPAC制度与美国等其他主要竞争对手的最大差异在于非常讲究专业性,无论对发起人、投资者还是独立第三方投资者(PIPE),都有更严厉的要求。
发起人方面,港交所要求至少有一位持股比例超过10%的发起人是香港证监会持牌人士。投资者方面,SPAC证券买卖仅限于专业投资者,与美国所有人都可以投资SPAC证券有所不同。其次,PIPE在香港SPAC制度下扮演着验证De-SPAC(De-SPAC是从SPAC发起人找到目的公司开始到继承公司通过合并变为普通上市公司的流程)交易对价是否合理的重要角色。港交所除了要求所有PIPE都是专业投资者以外,还依据标的公司的估值范围设定了不同的最低投资比例。除此以外,香港SPAC制度在集资额以及标的公司的范围上都有更高的要求。
港交所引进SPAC上市机制以后,香港资本市场同时具备传统和SPAC上市方法,这将提高提高其竞争力。
港交所在制订香港SPAC制度时的宗旨是重质不重量,这样的机制将给中国拟上市企业以及券商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香港SPAC制度将为拟上市企业在传统IPO以外提供额外的上市选项,尤其是中国内地的新经济公司有望受惠于此,取得更幻想的估值。
新经济公司近年在中国内地快速崛起,当中很多行业甚至还衍生出很多不同的细分赛道,其崭新的商业模式并非一般投资者可以完整懂得。
港交所对所有上市申请都一视同仁,不管拟上市业务是通过传统方法还是De-SPAC方法上市都必需通过港交所同一标准的审批。
此外,SPAC制度较传统IPO多了发起人的角色,而发起人的参与并非没有成本,发起人会收取发起人股份和权证作为报酬,会对标的公司股东权益会发生摊薄效应。
一个成功的De-SPAC发起人在流程中创造的价值必需足以抵消摊薄效应,达到发起人、标的公司股东以及投资者共赢的局势。
SPAC发起人的才能是SPAC能否成功的关键,SPAC需要发起人拥有丰富的行业和管理经验,对市场有前瞻的认知,连续为公司提供资源和价值。
免责声明
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整理,若涉及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24小时内处理。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